世界無煙日(英語:World No Tobacco Day,或譯世界無煙草日),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87年創立的,現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無煙日。第一個世界無煙日是1988年4月7日。自1989年起,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。世界無煙日的意義是宣揚不吸煙的理念。而每年皆會有一個中心主題,表示一個在該年在關于煙草和不吸煙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話題。世界各地都會為響應而在當日舉辦不同類型的宣傳活動。而2020年的主題為:保護年輕人。
作為青少年周圍最親近的人,應及時告訴孩子吸煙對青少年成長的危害。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種對青少年大腦和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。由于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,大腦仍處于發育階段,因此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尼古丁的影響。青少年更易尼古丁上癮,上癮后戒斷更難。青少年接觸尼古丁可能對大腦發育造成長期不良后果,導致學習障礙和焦慮等。另外,吸煙會導致青少年肺功能永久性的損害,影響肺部發育。
作為青少年周圍最親近的家人,應該在家庭及孩子面前不吸煙,不要讓二手煙危害孩子和家人的健康,也為孩子遠離煙草、健康成長做出表率。二手煙對孩子的危害比成人大許多。孩子長期暴露在二手煙中,會發生注意力缺陷、多動癥、學習障礙等行為障礙;二手煙使孩子更易患上哮喘、支氣管炎、肺炎、過敏性鼻炎、甚至白血病等惡性疾病。
作為青少年周圍最親近的家人,應該不送煙、不敬煙、不勸煙,使孩子生活在一個無煙的環境當中。家里有人吸煙,應勸其盡早戒煙,保護家人及孩子的健康;親朋聚會更應提倡無煙文化,鼓勵大家一起踐行健康生活方式。